置頂文章

劉門武藝傳人:林松賢老師 [韋雙翎]

2017-04-10

「練重」與「用輕」──重新理解木槍與碳纖槍 [韋雙翎]

摘要:2013年12月26日「勁定會」將木大槍運送至牛頭角的新練習場地,為往後在香港進行的大槍訓練作準備。與時同時,我亦有機會得以重新理解「木槍」與「碳纖槍」的定位。

背景說明

  經歷過在台灣進行的大槍比賽後,2013年12月26日傍晚,「勁定會」一行六人的運輸隊,各扛著長達三公尺的木大槍,從觀塘的物流中轉站,步行至牛頭角的新練習場地,為從今以後在香港進行的大槍訓練作準備。

  與時同時,我亦有機會得以重新理解「木槍」與「碳纖槍」的定位。

2014年1月起,「勁定會」的大槍訓練正式移師至香港進行(左一為林松賢老師)


十年來對「木槍」的嚮往

  自2002年從台北回港後,至今這十多年來接觸「木槍」的機會其實並不多,與師兄弟在香港練習大槍,都只是使用「碳纖槍」。這並非買不起木槍(事實上木槍比碳纖槍便宜),而是一般香港人的居所,根本容不下這根長3公尺的木槍;即使容得下,攜帶也十分麻煩。

  2003年,林松賢老師自己買了兩根木條,親手削成兩把大槍供我們練習。此後的一段時間,我們幾乎逢星期六下午,都會特地到林老師在深圳的住處來學習大槍。直至2010年,隨著勁定會內修習大槍的成員逐漸增多,我們才訂購了一批標準木槍。

  這批按照「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」規格製作的木槍,手感十分接近《手臂錄》中所言:「九尺七寸長,槍根粗大滿把,杆尖直徑半寸,槍腰強硬如鐵,重六、七斤(即約3kg至3.5kg)」及「正當前握手處,是槍之心,于此秤之,兩頭平正,方用得靈活」的要求。

林松賢老師(左)正使用親手削成的木槍,指導楊中浩教練的大槍術(攝於2004年)
 

錯誤觀念的糾正

  就在這一段時間中,我認定了一個想法:「碳纖組合槍由於重量過輕,所呈現出的槍法並不如實。例如單手扎槍後可以憑手力把槍拉回,或槍被革開後可以立即抽回,這都是用木槍時不可能做到的。」覺得「木槍」才是能夠如實呈現槍法的器材。

  直到參加今年的「大槍比賽」之後,我才發現過去的想法在有很大侷限。儘管木槍比碳纖槍重得多,致使許多能用碳纖槍做出的動作,在用木槍時難以展現,但卻不代表兩者的技術有所不同。尤其在賽事之中,我看到多位選手在操作木槍時,一如碳纖槍般靈活飄洒,諸如「單手扎槍後可以憑手力把槍拉回」或「槍被革開後可以立即抽回」等動作,都一一呈現出來了,怎麼會「不可能」?

  昔日礙於自己的經驗侷限,且將身體素質、槍器及技巧混為一談,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,便認為是不可能的,這正是井底之蛙的視野。幸好賽後得到台灣邱瑋淞教練的不吝賜正,我才如夢初醒。

2014年大槍比賽結束後,與邱瑋淞教練(左四)及一眾苗栗分會的選手合照


碳纖槍更能提升防守技巧

  現任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副理事長的邱瑋淞教練讓我知道,原來當年研發「碳纖槍」時,重量、握把、粗細都是可以調整的,甚至可以填成實心,使之比木槍更重,只是當時因考慮到安全性,所以才選擇較輕的規格,來作為標準比賽用槍。因為增加攻擊者出槍的穿透力,無助提升技術水平,卻會讓比賽更危險;相反,減輕重量促使出槍速度加快,越能透過比賽以提升彼此的防守技巧。

  遊場較技比的是攻擊與防守的技巧,亦即展現出個人的大槍技術,所以輕槍不見得贏不了重槍,關鍵在於用槍技術的高下。事實上,只要把真正的「槍頭」裝上,無論是木製或碳纖製的槍桿,都可以造成致命的威力。所以「練重用輕」都只是一種訓練方式,用槍時應不分輕重,而應將重點放在對敵之上。


結語

  總而言之,就大槍技術而言木槍與碳纖槍並沒有區別,「學生組」與「社會組」才是初學者的分階。所以作為大槍競技的參與者,要為下一屆的大槍比賽作好準備,定當木槍與碳纖槍並重!


「勁定門人」網誌內全部文章均為原創
歡迎引用,轉載請保留本博客名稱及以下連結:
官方網站:http://ntnuteenage.blogspot.hk/
鏡象網站:http://ntnuteenage.blog.163.com